news center
新闻中心解放思想,创新创业,敢于担当,奋发有为

浙江《交通旅游导报》对公司6标项目部作专题采访

  • 发布时间:2011-08-22 12:30
  • 访问量:

浙江《交通旅游导报》对公司6标项目部作专题采访

【概要描述】

  • 发布时间:2011-08-22 12:30
  • 访问量:
详情

浙江《交通旅游导报》对公司6标项目部作专题采访

    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    为搞好重点工程建设,确保项目如期安全、保质保量、高效环保地完成施工任务,公司在今年中标承建的钱江通道6标段实施过程中,首先加大投入搞好项目标化工地建设,赢得了业主好评。其次,重视“四新”技术的推广与运用,率先引进了一套数字化控制的大型钢筋笼制作机,一改传统的钢筋笼手工制作工艺,不但提高了产能与效益,更能有效保证钢筋笼质量与精度。这项新工艺与新设备的采用得到了业内领导与专家的一致肯定,也将为项目创造良好的效益奠定基础。为此,近日浙江《交通旅游导报》记者对我公司钱江6标项目部做了专题采访,并于2011818《交通旅游导报》第1330期上做了题为《钱江通道6标钢筋笼加工数字化》的专题报道,现将报道摘转如下

交通旅游导报讯】:

近日,全省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中的第一台钢筋笼加工设备,出现在了钱江通道南接线第6合同段。这台机器,让原本制作钢筋的10人小组缩减到了2人,同样时间内制作钢筋笼的单元长度加倍,产量和效益也翻了一番。

“金箍棒”全电脑操控   工效提高46

钱江通道作为杭州第二条钱塘江跨江隧道,由杭州市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第六标段项目部,不仅在标化建设方面崭露头角,也在大胆创新技术方面表现不俗。

在钢筋成品加工区,记者耳边不时传来了“隆隆”的钢筋加工作业声,一台长近20米,高度超过一个成年人身高的加工机正在“翻转加工”,紧张作业。远望去,一个大圆柱横躺在四个钢铁支架上,像极了《西游记》里还未缩小的金箍棒。过去,要形成一个产品钢筋笼,电焊、翻转、人工绑扎、再焊接等过程都要由10人小组手工操作,费时间又费人力。记者发现,现在除了原材料进厂、备料、上料之外,加工过程从穿主筋、焊接到松筋、卸笼,形成产品钢筋笼,全部都由电脑数字化控制,只需要一个人操控电脑,另一个人在旁监测机器的运转,工效提高了46倍。

钢筋笼加工设备的优势远远不止于此。据介绍,设备设有电器自动保护装置,与手工相比,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降至最低。而且加工完全按照图纸要求,质量稳定可靠。机械化操作,使主筋、箍筋的间距均匀,钢筋笼直径一致。这样,业主、监理对机械化加工的钢筋笼基本实行了“免检”。

效益翻倍 人工成本还不及过去的四分之一

有了钢筋笼加工设备,六标项目部3800多个钢筋笼的加工变得轻而易举,既节约了人力,又提高了质量。此外,新设备带来的经济效益改变也十分显著。

六标项目经理吴文阳现场就给记者算了一笔账,按钢筋笼单元长度6米、9米、12米综合考虑,每个完成的钢筋笼总长度约40米,重为5吨。以此为标准,传统人工制作钢筋笼的产量为每10小时150米;而机器工作的产量是人工的两倍,为每10小时300米。传统工人做钢筋笼,每天能做3.75个,总重为18.75吨,以单价380元每吨计算,效益为7125元一天;而机器工作让每天的钢筋笼生产达到7.5个,重为37.5吨,每天的效益为14250元,翻倍增加。设备生产每吨钢筋笼的人工成本,则不到传统方式的四分之一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见习记者 俞翌立 报道

 

【数字化钢筋笼加工车间组照】:

 

杭交通

 

杭交通

 

杭交通

 

杭交通

 

杭交通

 

杭交通

 

 

 

 

 

相关附件

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
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。

搜索新闻

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
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。

友情链接:

底部版权信息

发布时间:2020-06-08 00:00:00
微信公众号

关注微信公众号

搜索